首页 > 税务稽查

利用“应收账款”账户隐匿投资收益偷逃所得税的案例分析 

 
来源: 辽宁税务网    
    1.案例简介: 
    1996年3月,某市税务稽查分局在对该市一大型食品公司进行1995年度纳税情况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两笔可疑的账务处理业务: 
    ①借:应收账款——××饭店        1404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1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0 
    分录摘要注明是1995年2月向本市某饭店销售食品、饮料;3月份该公司又将这笔业务从“应收账款”科目转入了“其他应收款”科目,至此长期挂在账上。 
    ②借:其他应收账款——××饭店   1404000 
        贷:应收账款一××饭店         1404000 
    稽查人员发现第2张记账凭证后未附如何凭证,只是用小字注明“转投资”字样。在询问财务人员时,他们解释说:该饭店向本公司购货,但因资金紧张,暂时不能支付价款,但因双方早有投融资意向,因此经协商,将这笔货款转作投资处理,后因工作疏忽未将其转入“长期投资”账户。税务人员经查阅有关合同材料,了解到该企业与××饭店早就签订有按33%比例进行投资分成的合同。同时“其他应付款——其他”科目反映1995年12月31日收到一笔22.464万元的款项。摘要注明“回收”欠款,然而记账凭证下所附银行汇款凭证却注示为××饭店利润分配。   
    借:银行存款      224640 
      贷:其他应付款——其他    224640 
    2.案例分析及税务处理。 
    这是一起典型的将投资收益长期挂在往来账上,造成既无投资又无收益的案例。在对这类问题进行检查时,需仔细稽核应收、应付往来账及所附的原始凭证。 
    按照税法及有关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对外投资获得的利润或股利及利息收入均应计入投资收益。该企业上述行为构成偷税。根据原《征管法》第40条规定,除应补交企业所得税税款74131.20元(224640×33%)以外,并处以所偷税款2倍的罚款。 
    3.账务调整。   
    借:长期投资——××饭店    1404000 
      贷:其他应收款——××饭店      1404000 
    借:其他应付款——其他    2246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24640 
    借:所得税       74131.20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   7413.20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74131.20 
        利润分配——税收罚款     148262.40 
      贷:银行存款              222393.60  
 

   
  


阅读次数:834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