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务稽查

发票“整容师”的可悲结局 

   编辑:金冈  来源: 中国税务报 

  为了达到偷逃税目的,“精明”的李某购买开具假发票“兼营”为真发票“整容”,到头来不但分文不少补缴税款,还受到严厉处罚,最终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可悲结局。 

  出生于浙江省德清县西部山区的李某,凭借自己的精明能干,利用当地毛竹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村里带头做起了毛竹加工生意。10多年下来,生意越做越红火,家里还建起了全村最好的楼房,他自己也成了村民羡慕不已的能人。平时,李某的客户大多是个体建筑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般不需要发票做账。偶尔碰到比较正规的建筑公司索要发票时,他就只能到税务机关开具。虽然开票税率不高,但精明过头的李某每次看到自己口袋里的钱往外掏,心里总不是滋味。他想,要是不缴税就能搞到发票,不就可以多赚点“利润”吗?这个念头一直在他脑子里打滚。 

  2003年2月的一天,李某正在杭州汽车东站候车,突然遇上了一个向他兜售发票的人。“发票还可以卖?”他觉得机会来了,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每张50元~100元不等的价格从票贩子手中买了3张发票。回到家里,看着这些发票,他心里暗自嘀咕:“这些发票能不能用出去呢?”恰好没过几天,他与一家建筑公司做了一笔生意,便把这些发票开给了他们。开票收款的整个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好几百块税钱就这样省下来了,这让他不由得兴奋了好几天。尝到“甜头”后,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每次到外地出差总是“顺便”从票贩子手中购买几张发票。 

  今年年初,他偶然看到“市场上私自贩卖发票的几乎都是假票”的新闻,不由得心里发怵:“那我以前买的可能都是假票,看来开假票了。”不甘心失去这条省钱“捷径”的他,经过反复考虑,终于想出了一条“妙招”:税务部门开出的发票应该不会有假,不如来个狸猫换太子。先从税务机关套取发票,再用化学药水洗去真票上填写的字迹,填上自己所需的金额,使原来金额较小的真票变成金额较大的发票。数次得手后,他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手法“高明”。 

  今年9月底,德清县国税部门接到举报,称李某向某建筑公司开具的发票金额有明显的涂改痕迹,怀疑是假票。国税局稽查干部与公安经侦人员一起对李某的住所进行了突击检查,当场查获假发票23份,其中1份为真票变造的发票。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李某承认了自己的违法行为,国税部门依法对其作出补税、罚款10多万元的处理决定。   
  
 

 
 


阅读次数:616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