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务稽查

有票不抵扣 “金税”揭老底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陈华营,袁卫民    
  
    作为一家商贸企业,在一年间有163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共计税额达1868589.16元未认证抵扣,这样的企业图的是什么?近日,河南省新乡市国税局稽查局利用“金税”工程提供的滞留票信息,成功查处了一起账外经营设置两套账偷税案件。 

  “金税”揪出滞留票 

  2005年8月,新乡市国税局稽查局接到河南省国税局稽查局关于开展增值税专用发票滞留票检查工作的通知,新乡市的1家商贸公司名列其中。所谓“滞留票”是指“金税”工程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子系统显示的销货方纳税人已经开出,而进货方纳税人又不做进项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通知称,2004年,新乡市的这家商贸公司共从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箭牌口香糖有限公司、民权县金锣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63份,金额11110044.38元,税额1868589.16元,未认证抵扣。 

  对于该公司取得的这163份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2976833.54元,未认证申报抵扣。检查人员分析认为,有几种可能性。第一,账外经营设置两套账偷税,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入正式账,收入也不申报纳税,所以不认证抵扣。第二,购入的固定资产,由于不能抵扣进项税,所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认证抵扣。第三,购进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由于不能抵扣进项税,所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认证抵扣。第四,不是该单位购进的货物,是别人冒用该单位的名称进的货物,所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认证抵扣。通过对该单位的征管资料进行分析,检查人员排除了第二、第三、第四种可能性,因为未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是一些肉食、糖果生产、销售企业开具的,构不成固定资产标准,购进的货物同该单位经营品种相同,而且数量较大,显然也不是办职工福利用的,购进的货物厂家都是一些知名厂家,应该是通过银行汇款购货为主,而且量很大,冒名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秘密检查发现大仓库 

  2005年8月20日,由国税、公安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开始对该公司进行秘密检查。 

  检查人员着便装来到该公司,他们来到公司财务室,发现那里有两名会计人员正在记账。经观察,这家公司经营面积不大,人员也很少,检查人员判断该公司一定有其他的存货地点。于是他们跟随提货车辆,来到了位于新乡市下河线的一处仓库。 

  “大量的货物从那里批发到新乡市各大小超市。由于仓库与公司经营地点不在一起,而且公司经营地点很小,仅看经营地点,很难使人相信该公司有这么大的经营规模。”检查人员后来说。 

  摸清情况后,检查人员决定与该公司正面接触。当检查人员带着税务检查通知书和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时来到该公司时,却吃了个闭门羹。公司负责人张某称病不在公司,要检查人员与公司财务主管段某办交接。可检查人员与段某联系时,段某却把财务室的门锁上,自己躲在里边不出来。无奈之下,检查人员再次与该公司负责人张某取得联系,告知她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是其应尽的义务,拒绝、阻挠检查要受法律的制裁,并且隔着财务室的门向段某做工作。僵持了一阵之后,段某终于打开了财务室的门,但检查人员却发现此时财务室办公桌上已经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不见了账簿和凭证的踪影。 

  经查找,检查人员在段某桌子下面的纸箱里发现了大量的账簿、资料、单据。检查人员根据账簿记录判断,这些就是该公司设置的账外账,其中包括省局传来的该公司从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箭牌口香糖有限公司、民权县金锣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取得的未认证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货和付款记录及账外销货记录。同时,另一组人员也从人民银行发现了该公司在新乡市农业银行文化宫分理处开户设立的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的银行账号。 

  账外账隐藏着巨额税款 

  检查人员经对获取的账外账进行检查,发现该单位采取购进货物不入正式账,销售货物也不申报纳税。主要手段是通过隐瞒的银行账号购进的货物均不入账,销售的货物凡不要发票的,收入都未向税务机关申报,而是存入该公司隐瞒的银行账号和负责人张某丈夫的银行卡上进行偷税。现已查明,该公司2004年1月1日~2005年7月31日利用账外经营,隐瞒销售收入偷税的违法事实。该单位2004年账外账记载销售收入33215472.31元(含税),实际申报销售收入5542831.81元,已缴增值税33893.72元,未入账抵扣进项税金1888707.55元。2005年1月~7月,账外账记载销售收入18546239.19元(含税),实际申报销售收入3741364.24元,已缴增值税22586.60元,未入账抵扣进项税金1166840.68元;偷税额已达几百万元,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查处之中。   
  
 


阅读次数:881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