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务稽查

税务机关是代扣税案件的诉讼主体案例分析 

 
   
   来源:中国税务律师网     
   
    基本案情: 

    王某是某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原出资额是200万元,经营一年之后,王某与其他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合同约定王某将其股权全部转让给其他股东,股权转让价款是280万元,并且由某公司承担按期付款的担保责任。由于王某取得了高于原出资额的股权转让收入80万元,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王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支付价款的某公司负有代扣代缴义务。基于以上原因,某公司代扣了税款16万元,实际上只支付264万元给王某。近期王某以某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全额支付股权价款为由,以某公司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案情分析: 

    某公司根据税法的规定代扣代缴税款,其行为是属于征税行为。纳税人对征税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应属于行政诉讼案件,而不属于民事诉讼案件,即是说代扣代缴税款的行为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结合本案情况,人民法院应以诉讼主体不符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一、税务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四条规定,法律、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这是基于法定义务代扣税款。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税务机关根据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委托有关单位和人员代征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并发给委托代征证书。受托单位和人员按照代征证书的要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依法征收税款,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受托代征单位和人员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这是基于税务机关的委托代征税款。事实上代扣和代征税款行为,都是按照法定的税率,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征收税款的行为,不属于一般的民事行为,所以代扣和代征税行为的法律后果当然应该由税务机关承担。 
   
    二、纳税人获取法律救济的途径 
   
    由于代扣和代征税款是属于征税行为,所以根据征管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纳税人对代扣和代征税款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纳税人对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主管该扣缴义务人的税务机关是被申请人。即是说税务机关是税务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由此可见,纳税人对税务行政复议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的,税务机关是被告。 
 


阅读次数:684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